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各地疫情處於局部零星散發狀態🙅。“五一”假期期間人員流動增多,可能會增加疫情傳播以及其他安全風險,要加強個人防護及出行安全。此外,還要重點防控流感、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和病毒感染性腹瀉,學校🤽🏻♀️、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需關註聚集性疫情🔓。
五一出遊健康提示
市民朋友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做好出發前、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後的防護準備,落實相關防控措施,註意人身安全。
一.行前準備
1.提前了解目的地傳染病流行情況👩🏽🏫,提前做好行程規劃和預約💫,錯峰出行。若自駕遊需做好出行攻略,避免疲勞駕駛⛹🏽♀️。
2.準備好充足的個人防護物品👖,如口罩、免洗手消毒劑🛬、消毒濕巾等。
3.若有身體不適,尤其是老人、孕產婦和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議請專業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出行。
二.旅途防護
1.加強個人防護,在客運場站、公路服務區⏸、交通工具、景區室內場館等人員密集、空氣流動差的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及時做好手衛生。
2.在景區遊玩時🧗♂️,自覺配合“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有序排隊,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
3.建議老人、體弱人群及孩子更要註意個人防護🦻🏼,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
4.避免蚊蟲叮咬🤦🏻♀️。尤其是去東南亞等國家遊玩時,應註意預防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盡量避免在昆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註意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長褲🏋🏿♀️。
三.健康監測
加強出行前及旅途中自我健康監測,如果發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時🧓🏼,應及時開展核酸檢測和自我抗原檢測🕵🏻♀️,根據需要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避免帶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假期在校師生員工做好健康管理🙋🏿,假期後返校師生做好健康監測🚯。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加強外來人員管理🤵🏽♀️,落實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
四.飲食安全
應到有經營資質的餐館就餐,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合理膳食♉️,多吃新鮮蔬果🏃➡️,盡量避免生吃河鮮或海鮮🎟。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五.人身安全
1.如果您有自駕遊出行計劃💂♂️🤲,請提前規劃好出行路線,開車途中註意道路指示牌和周圍環境🛌🏽,避免超速、酒駕👲🏽、疲勞駕駛、不系安全帶等行為😩,也不要在開車時進行導致分心的行為,例如吃東西📄、聊閑天🤾🏼♂️、聽廣播🚣🏻、使用移動電話等。如果帶娃出行的話,一定要使用兒童約束裝置。
2.盡量避免進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不得已時應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順著人潮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在人潮中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避免彎腰提鞋子、撿東西等動作。在人潮中可以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逃生時不要緊貼欄桿⛹️♂️、墻壁或墻壁的死角、不要隨意從高處往下跳。
3.不要進行超出能力範圍的野外探險活動💇🏿♀️,特別是不要擅自前往未開發的地勢險峻或水域廣泛的地區,以免發生墜落或溺水等事件。
4.如有登高登山活動計劃🤹🏼♂️,應提前準備好相應裝備🗃,在活動前充分熱身,登高登山時采取正確的姿勢上、下👨✈️。
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流行👩🏽⚖️🤽♀️,病毒還在不斷變異,本市仍有零星散發病例🪳,“乙類乙管”下的新冠防護仍不能放松👨🏿🔧,特別是三類易感人群:一是未被感染人群,二是免疫水平已經下降的人群,三是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預防👩🏽🍳:
1.加強個人防護措施
堅持勤洗手、科學佩戴口罩、房間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和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註意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適度室外活動等健康生活方式。
按照《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科學佩戴口罩。
2.加強重點機構防控
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加強校園內的環境衛生和教室的通風消毒🥥,認真開展晨午檢👨🏿🏭、缺勤缺課登記、疫情報告等工作𓀀。師生應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時,不帶病到校工作或者學習😺,並根據需要及時就診♠️。
學校☺️、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對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狀的人員,及時安排診療和檢測,防止出現聚集性疫情。
3.關註重點人群預防
密切關註老年人🦪、兒童等易感人群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時🤸🏼♀️,建議自測抗原🛀🚞,根據需要及時就醫並進行核酸檢測👍🏼🦍。
盡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強針接種條件的盡快進行加強接種🔺,尤其是老年人。國內外多項研究結果表明,3劑次及以上病毒抗原的刺激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保護效果。
4.關註陽性患者治療
如果不幸中招,也不用過於擔心🧂,目前大多數感染者為輕症,治療方式主要是合理休息、合理營養和合理用藥,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脆弱人群要根據病情及時就診,最好能在臨床醫師或藥師指導下使用藥物。
流 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表現為急性發熱、頭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本市冬春季高發,主要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引起流感季節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易發生聚集性疫情。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相關預防措施📫👨🏻🦳,對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同樣有效🧊。
預防🧘♀️😗:
1.采取日常防護措施: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盡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避免近距離接觸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均衡飲食𓀓,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2.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學生及幼兒等重點人群可考慮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得病後:
1.建議居家休息,多喝水👊👨🚀,避免前往人員聚集的地方。減少與周圍人員的近距離接觸,接觸家庭成員時應佩戴口罩。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及時對被流感病毒汙染的物品進行消毒🧑🏻🦱。
2.居家治療期間如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嗜睡等症狀👩🏻💼,提示症狀加重,應及時佩戴好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根據醫囑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和/或嘔吐,可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播、經食物和經水傳播,傳播速度快🧈、波及範圍廣🏊🏿。在學校🫠、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中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預防:
1.飲食飲水要衛生,食物充分加熱,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在外就餐盡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
2.做好環境清潔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對公共場所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
3.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養成正確的洗手方法🍋。
得病後🌯:
1.在校園內如果一旦發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病人要及時就醫,發現病例異常增多時立即向所屬疾控機構及相關行政部門報告。
2.感染病例應盡量居家隔離,避免傳染他人。
3.使用嘔吐物應急處置包規範處理嘔吐物👩🎓。保育員(老師)做好個人防護後🤴🏻🧓🏽,使用消毒幹巾覆蓋消毒嘔吐物,隨後使用含高水平消毒劑的消毒濕巾(如:過氧化氫)消毒殘留汙染物2遍,並對周圍地面和物品使用2000mg/L含氯(溴)消毒液(5%的84消毒劑與水1:24配比)拖拭擦拭消毒。結束後用清水去除殘留。
水 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容易在集體機構引起暴發🫸🏽。水痘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皰疹幹燥結痂均有傳染性🧑🏻🦲。病毒可通過水痘患者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中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水痘患者的水皰傳染。水痘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帶狀皰疹患者可傳染無免疫力的接觸者🧑🏻🦱,使之感染水痘。
預防:
l 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預防水痘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多數人接種水痘疫苗後不會感染水痘。接種過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狀也較為輕微,出疹較少👨🏽🍼👩🏽🍳,發燒的可能性較小,並且恢復更快。
l 家長可以帶1歲以上的寶寶至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接種水痘疫苗。我們推薦在12-18月齡接種第1劑,4周歲接種第2劑。
得病後:
1.應立即進行居家隔離至所有皰疹幹燥結痂(一般不少於出疹後14天)🙃,並同時報告學校。
2.保持患兒居室通風,剪短患兒的指甲,保持雙手清潔🫰🏻,以免抓破皰疹,引起皮膚感染。患兒的衣物、被子、用具等應用紫外線照射、曝曬👷🏼、煮沸等方法進行消毒🙍♂️。